关键企业不复工 会致其他企业窝工

  • 时间:
  • 浏览:917

  2月22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新冠疫情课题组发布研究报告《走向全面复工: 挑战与应对》,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Freeman经济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稻葵与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厉克奥博在研究报告中提出六个观点,指出了疫情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与影响,以及应对复工挑战的必要措施。

  谈影响

  负面冲击可控,全面复工是关键

  报告指出,根据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的模型预测,如果政策应对得当,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增速的负面冲击将是可控的,如果疫情实际影响在一季度末或者上半年末得到控制、从而实现全面复工,那么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别为-0.17或-0.36个百分点,原定的全年经济发展目标能够实现。

  报告中还将新冠肺炎疫情与SARS做了对比。研究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相比SARS对经济影响的最大不同,在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处于不同阶段,同时新冠病毒的特点与SARS非常不同。此次抗击疫情过程中,安全顺利地实现全面复工最为关键,比任何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都更为重要。

  说复工

  全面复工下四大挑战与应对措施

  随着疫情的发展,经济能否正常运行正越来越成为能否尽快战胜病毒的关键保障。疫情防控能力与经济的运行密切相关,如果不能逐步走向完全复工,不仅会伤害应对疫情的能力、发生各种次生危害,同时也会留下就业、债务、产业链外移等诸多经济领域后遗症。

  研究报告指出,我国走向全面复工过程中将会面临四大挑战,并给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挑战一严防复工后疫情大面积反弹

  报告认为,为了避免复工后疫情反弹,必须推出防感染型经济活动的规范和标准。目前复工的关键是恢复生产性行业,尤其是制造业建筑业,建议把当前的社区网格化防疫管理推广到工作岗位的防疫管理,对于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进行统一管理。

  其中最关键是三个步骤:第一是在工作场所要采取严格防控疫情的生产操作规范;第二是改善员工统一住宿、餐饮和卫生方面的条件,修建临时性板房,减少员工居住密度;第三,针对复工人员的身体状况进行不断监控。对严格按照疫情防控流程复工的企业,有关部门应该推出疫情复发成本兜底的承诺。

  挑战二一心保疫情数据,无心复工

  疫情暴发期,疫情防控的应急性措施是控制传染,因此各地方政府防疫工作的核心是控制感染人数。随着防疫应急性措施开始产生效果,对于地方政府的防疫工作考核指标应该相应发生变化。不能一味看重新增病例数,而应强调每亿元GDP的病例数,兼顾防疫和复工。

  报告分析,过度强调对于新增病例数的零容忍,一方面政府将对复工有顾虑,付出过高的经济成本,一方面将可能形成瞒报动机,反而不利于最终战胜疫情。因此,要对地方政府和复工企业明确一点,只要在复工期间严格执行了疫情防控规范,由复工产生的新增病例不追究地方政府和企业责任,同时由上级财政对企业发生的隔离费用进行补贴。

  挑战三关键企业不复工影响产业链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各行各业有着很长的产业链,如果产业链上的一个供应商出现问题,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非常大。目前,一方面一些有能力组织复工的企业在复工后由于上下游供应商无法配套,存在开工不足甚至再次停工的现象,同时,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对于复工存在观望现象。

  报告建议,政府应该对关键产业链进行梳理,对部分关键的短缺环节要进行产能兜底,政府承诺补贴最终无法被利用的产能。另外,政府特别应该优先照顾两类企业,一类是有出口订单、有出口履约压力的企业;一类是处于全球关键产业链、供应链,为外资企业生产配套产品的企业。保证这两类企业恢复生产,按期履约,对维持中国企业信用有重大意义。

  挑战四社会心理对复工心存忧虑

  研究表明,在医疗收治和医药研发方面不断推进的同时,还要在社会心理方面加强应对。报告建议要多公布一些更为具体的统计数字,帮助社会更加全面理性客观地认识病毒。

  比如,建议公布各个年龄段人员和不同身体状况人员的死亡率,如公布青壮年感染死亡率低有利于对大规模复工人员进行心理安抚。同时,应该尽快公布有科学根据以及有科学数据支撑的治疗方法和方案对于感染人群的治疗效果,这对于社会大众心理安定将会起到非常关键的稳定作用。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孟梅张越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