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新兴业态品牌或将成为商业地产“新宠”

  • 时间:
  • 浏览:535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实体商业不可避免地出现“阵痛”。业务开展受到限制,资金承压,中小型企业、乃至知名品牌纷纷经受挑战,零售“寒冬”正悄然蔓延。为此,业内人士建议,业主方应该考虑优化物业形态及商业空间,并配合新商业体验方式来复吸人流。

  疫情之下,实体商业受挫明显。零售、餐饮、休闲娱乐、美容美发及教育培训等机构纷纷被叫停,西贝筱面村、华住酒店、星巴克等知名连锁零售商面临业务量大幅削减下的门店关停,往年春节生意最为畅旺的旅游行业更是此次的“旋涡中心”。线下消费受阻,线上消费需求激增,但由于物流效率的降低或停止,亦会给消费者带来体验感不佳的印象。对此,政府积极推出应对策略,包括引导品牌升级转型、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布置及完善城市功能服务等,来推动商业地产格局的转变。

  政府强有力的措施是一方面,运营商及品牌方如何“自救”?戴德梁行广州商业地产部高级助理董事温苑雯认为,对于商业项目运营商来说,核心商圈项目需要面对租户销售额下降、短期内人流难以恢复及租金下降、收益减少的问题,建议业主方不妨考虑优化物业形态及商业空间,并配合新商业体验方式来复吸人流,保障核心地段的物业价值;而非核心商圈项目,则面临招商遇颈、人流骤减的困境,可考虑跳脱传统商业地产招商模式,并转变商业辐射目标人群来改善经营环境;因封闭式小区管理“迎来春天”的社区商业,是承接主流品牌从核心商业项目下沉的好机会,项目的长期运营至关重要。

  对于品牌方来说,温苑雯认为,传统主流业态品牌门店生意减少、盈利缩水,同时租金和运营成本受压,面临退租关店的风险,未来不妨考虑整合线下门店与线上销售平台,融入运营管理中,提高品牌粘性;疫情重压下传统业态受压,多元化的新兴业态品牌崛起,或将成为商业地产“新宠”,这类品牌应把握时机,抢驻往日“一席难求”的核心商圈,多核拓展,捕捉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