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怎么走?机构观点在此

  • 时间:
  • 浏览:860

  随着“国庆黄金周”的结束,2020也将正式步入第四季度。第四季度的节奏依旧紧锣密鼓:

  国内10月底将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十四五规划;国际上海外疫情形势依旧不明朗,三场总统辩论后,11月将进行美国大选……在这个“拉尼娜”来袭的寒冬,怎样布局才能有所收获?

  以下整理了四家券商第四季度的投资策略与核心逻辑,供读者参考(后附策略详表)。

  天风证券

  上行斜率放缓,难有系统性风险

  天风证券指出,“国内大循环”将很可能成为中长期的政策主线:受到G20国家财政刺激规模超发的全球扩表刺激影响,全球杠杆率进一步上升,放大了经济周期波动,也埋下了中长期的通胀风险;结合不明朗的全球疫情形势,全球化红利消退,经济复苏前景仍不清晰,因此中美摩擦的长期背景下,“国内大循环”成为战略选择和市场风向。

  具体来看,中美关系中不影响整体经济预期的变化并不会造成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但可能随情绪小幅变化。比起关注货币政策,更应关注信用周期,考虑DR007不再中枢上移,基本达到央行决策目的,货币政策不太可能进一步大幅收缩,而信用周期的变化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性风险。而信用周期变化往往与房地紧密相关,如今年7月政治局表示“保持房住不炒”,强调精准投放,地产政策短期内不会持续性放松,预期信用周期将走平,指数、估值不会短期拔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将会是业绩最好的少部分公司,如半导体 、5G。

  结合政策倾向,2019年开始严格执行房住不炒,放开并购增发,推出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鼓励科创企业融资,信用扩张的方向明显偏向科创领域。

  建议关注方向:新能源车无线耳机军工上游信创半导体

  国金证券

  拐点来前仍分化,长期看金融地产

  国金证券认为,当前市场的核心矛盾来源于消费恢复强度明显低于工业生产,特别是对于中低收入家庭,消费修复还需要更多时间。宏观层面来看,货币政策难以大幅收紧,短期内看不到通胀压力,考虑到10月政府债券发行压力和财政支出放缓背景,央行对流动性或持续呵护,10月可考虑做多。

  A股市场来看,其估值分化的收敛途径有二:价格调整或业绩消化;综合认为收敛可能性较低,低估值板块短期内不太可能加速上升,但考虑到银行和地产估值处在十年内低位,长期来看配置价值较高。

  建议关注板块:消费基建消费电子行业有色金属

  西南证券

  总体震荡,聚焦三大方向

  西南证券认为,从全球来看疫情依旧不容乐观,中美脱钩加速,依赖外需的同时内循环潜力的挖掘至关重要,结合美商务部对台积电中芯国际、联发科施加压力事件,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垄断仍在,进口替代势在必行。

  宏观数据上,中国今年一季度GDP负增长,二季度反弹,预计三四季度增速继续上行。

  从国内市场来看,疫情背景下货币政策保持宽松常态,信用将呈现趋势性收紧态势;A股市场上迎来IPO历史新高,资金供给可能从宽裕转弱,估值存在泡沫,但距极值较远;同时强化了马太效应,导致企业景气度与企业规模明显呈现正相关,龙头企业依旧强势,如餐饮业的海底捞、调味剂龙头海天味业、白酒茅台、物流业的顺丰控股等。

  综上,未来投资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是具备长期增长基础的稳健消费型行业,二是与“进口替代”密切相关的科技、成长性行业,三是疫情经济复苏下的复工复产行业。

  建议关注板块:白酒医药半导体芯片电子元器件新能源车影视院线餐饮旅游

  上海证券:

  技术性压力大,“熊长牛短”或改变

  上海证券表示四季度短期内这些因素需要关注:

  国内“两个放缓”(经济复苏斜率放缓+信用总量边际放缓)的宏观组合,“消费反弹”集中在中高收入群体,中低收入群体恢复较慢,经济复苏与流动性充裕推动经济发展动力减弱;

  国际来看,大国博弈可能高频扰动市场,疫苗推出可能对经济复苏带来实际性推动,但要警惕局部股价透支预期后带来反向的流动性收紧理解。

  长期来看,结合国内逆周期调节、居民金融资产通过基金入市、注册制为核心的系列基础改革,A股市场“熊长牛短”的长期性因素可能被改变。

  建议关注板块:泛娱乐消费、新型消费业态、新型消费品、电影院线、航空旅游

(文章来源:点滴聚财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