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浩明:理财格局演变将助涨股市

  • 时间:
  • 浏览:668

  近两年来,理财市场格局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一方面,随着理财新规等制度的实施,客观上长期存在的刚性兑付现象开始退潮,收益与风险的匹配度趋于合理,这使得理财市场得以回归正常轨道;

  另一方面,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下,理财市场的实际利率开始回落,特别是以货币市场基金为代表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当前利率已普遍低于3%,与法定一年期存款利率相比,已高出不多,其收益性回落明显。

  另外,一度到处泛滥的网络借贷,由于不断爆出风险事件,加之一些有金融控股公司背景的平台退出,如今也是风光不再,在理财市场上的份额急剧下降。

  显然,时下的理财市场上,参照收益率不高且不保证本息安全的产品成为主流,产品的净值化趋势明显,而这种情况是从来没有过的。

  如果对社会上的民间闲置资金投向做一番分析,可以看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于是进入了股票及其衍生市场;还有一部分则是属于极端风险厌恶型的,这些资金自然就进入了储蓄与国债市场;处于两者之间的,往往是即希望有较高收益,又不愿意承担相应风险的资金,它们就成为传统概念中理财市场的目标客户。

  从以往实践来看,这些资金通过理财产品进行投资,收益分布在5%-15%,高的通常是网络公司,以借贷为特征,中间的则多半是信托类或类信托类,以投资相应的信托计划为主,通过银行系统发行的一般比较低,通常配置在固定收益产品上。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些资金普遍是借助了委托投资渠道,间接参与到了金融活动中,由于一度缺乏规范,就出现了黑箱以及陷阱。

  如果说在市场无风险利率普遍比较高的情况下,这样的理财活动还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得以维系,那么随着市场利率的逐渐回归正常水平加上刚性兑付被打破,以及层层嵌套的做法被禁止,这类理财活动的运行环境开始出现变化,其表现就是在本文一开始所提到的。

  这里需要讨论的问题是,以往那种收益不低而风险有限的理财产品,现在已不再具备生存空间。

  对于相应的投资者来说,要么接受储蓄与国债投资,要么转向股票投资。当然,也有第三种选择,那就是现在正逐渐升温的结构性存款、指数化投资等。很明显,在这里原先那些投资指向并不那么明确的资金,客观上开始流向股市,并且以一种相对来说更像是一种直接投资的形式进行。

  当然,也有部分资金会转向信用债等高风险债券,但换个角度来说,这与投资股市也有某种相似之处,就是都与实体经济相联系,而不是脱实向虚。

  就目前的理财市场而言,一场嬗变正在进行,原先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复存在。很明显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资金流向股市的可能。

  客观而言,这里有几个因素,譬如理财市场固收产品利率下降所产生的挤出效应,还有产品的创新及多样化,使得投资风险得以平滑进而产生出吸引力。

  而当这些因素的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时,其对股市的推动也就会明显地显现出来。时下,人们对股市的资金供应问题在认识上是有分歧的。

  在不少人看来,资金供应的捉襟见肘一直困扰着市场,也成为制约行情的重要原因。

  然而,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当前理财市场格局的变化,还是能够从中发现社会资金流向的微妙变化。

  这种变化能否成为影响未来股市运行的重大因素,也许现在还说不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影响已客观存在,其作用也是积极的。

  因此,密切关注理财市场的变化,也应该成为研判股市走势的一个有价值的角度。

  (桂浩明,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分析师、市场研究总监)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