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绿色周报|38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 兴业科技旗下公司被罚366万元

  • 时间:
  • 浏览:415

  兴业科技旗下公司被罚366万元、6家上市公司自身出现生态环境相关违法违规行为……2022年3月第一周哪些上市公司的环境保护与信披责任亮起了红灯?又有哪些企业项目获得环评绿灯?且看A股绿色周报第66期。

  每日经济新闻联合环保领域知名NGO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自2020年9月起,基于31个省市区、337个地级市政府发布的环境质量、环境排放和污染源监管记录等权威数据来源,每周收集剖析中国数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数万家公司(包括分公司、参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环境信息数据,发布“A股绿色周报”,旨在借助环境数据库及专业解析、传播能力,让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中的环境信息更加阳光透明。

  根据2022年3月第一周搜集到的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共有38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了环境风险,主要分布在北京、浙江、广东。其中,13家属于国资控制企业,10家为千亿市值企业。在环境风险之外,2022年3月第一周,A股上市公司及旗下公司共有5个项目进入环评审批公示状态。

一周绿鉴:6家上市公司自身现生态环境相关违法违规行为

  在企业管理能力、财务状况、行业竞争等因素之外,环境风险日渐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经营风险之一。环境风险关乎企业发展,也关乎企业形象。

环境风险榜涉及上市公司分布情况(3月第一周)

  总体来看,在2022年3月第一周环境风险榜上,超标、违法、事故等负面信息共关联到38家上市公司,股权关系经过启信宝数据核查。其中,38家上市公司涉及环境违法违规。从企业分布区域来看,北京排名第一,浙江位列第二,广东第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3月第一周登榜的38家上市公司背后有多达651.95万户的股东,投资标的登上环境风险榜,将可能使他们面临投资风险。

  本期,6家上市公司都因自身涉及生态环境相关的违法违规行为而登上风险榜。

  其中,上市公司ST尤夫因被发现其烘干(硬线+软线)车间废气治理设施排放口非甲烷总烃浓度为1.50×102mg/m3,超过规定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60mg/m3,对外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而被处以了24万元的罚款。

  ST尤夫也为新登榜的上市公司之一,它是一家拥有涤纶工业丝和锂电池两大业务板块,并通过参股投资,布局氢燃料电池产业的上市公司。但其曾于2018年披露自身被立案调查,2020年则收到了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今年1月,ST尤夫发布的2021年业绩预告显示,其预计2021年全年净利润亏损11.50亿元至15.50亿元,比上年同期亏损增加53.11%至106.37%。

  在ST尤夫之外,上市公司地铁设计晶瑞电材涉及处罚金额也均在10万元以上。其中地铁设计被发现,其设计研发中心地下实验室及附属设施项目已办理《广州市(施工)临时排水许可证》,但该公司在2021年8月13日的施工过程中未按排水许可证要求对泥浆水进行处理,将泥浆水排入雨水管网流入白云新城排渠,污染水质地铁设计由此被吊销上述排水许可证,并被处以了18万元罚款。

  东珠生态中国建筑两家上市公司则分别涉及扬尘污染、道路积尘方面的污染行为。另一家上榜的上市公司宏润建设则因旗下一项目涉嫌未经核准擅自处置建筑垃圾。

环境信披观察:8家上市公司应依法及时披露受处罚信息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愈发受到重视,更加严格的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要求加速落地——2021年年底,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并印发《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而今年2月8日起,《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当依法、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环境信息,披露的环境信息应当简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目前,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正逐渐披露中,而《每日经济新闻》自2020年9月起便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联合,基于31个省市区、337个地级市政府发布的环境质量、环境排放和污染源监管记录等权威数据来源,并通过启信宝、上市公司公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多方进行股权关系核查,构建起专业环境数据库——A股环境风险数据库。

  A股绿色周报将通过目前数据和规则,提示可能属于应依法披露环境信息的上市公司,在其“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的信息”时,尽快履行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要求,依法及时披露环境信息。

  本期收录的数据显示,兴业科技诚志股份兰花科创、ST尤夫、晶瑞电材山西焦煤华统股份海大集团8家上市公司近期出现或自身或其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各级子公司涉及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行为。而这些上市公司或在过去一年出现了其自身或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各级子公司受到超过10万元以上的环境行政处罚,或本身为重点排污单位。

8家上市公司应尽快履行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要求

  其中,本期收录到的诚志股份旗下的南京诚志清洁能源有限公司,被发现其三期尾气排口(FQ-09)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在2021年8月2日15时至8月3日14时的24小时内有12个小时均值超标,最高值为1210.33mg/m3,一期尾气排口(FQ-03)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在2021年8月3日6时至8月4日5时的24小时内有6个小时均值超标,最高值为161.98mg/m3,该两处排口非甲烷总烃浓度限值为120mg/m3,因此在2022年2月24日,被做出了责令改正,合计处罚款66万元的处罚,该处罚文号为宁新区管环罚[2022]7号。

  诚志股份去年以来旗下多家公司出现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其中其全资孙公司南京诚志永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曾在去年因排放大气污染物超过排放标准的行为,以及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并如实记录、对未采取措施防止排放恶臭气体的行为被合计被处罚款人民币244500元整。

  按照《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包括诚志股份在内的上述上市公司应尽快履行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管理办法》确定了应依法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主体,包括“上一年度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受到重大行政处罚的上市公司及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各级子公司”、“重点排污单位”等。并明确了企业年度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和临时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报告(以下简称临时报告)编制和发布的规范性要求。

  根据《管理办法》和《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准则》,对于生态环境行政许可变更、行政处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市场关注度高、时效性强的信息,要求企业应当自收到相关法律文书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以临时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报告的形式及时披露。

  此外,上述《管理办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企业有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为的,有权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举报。接受举报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依法进行核实处理,并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引导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对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进行监督。

环保处罚:兴业科技标榜环保优势旗下公司却出现环境违法被罚366万元

  2022年3月第一周,数据库搜集到42家关联企业收到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或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涉及38家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企业因环境违规违法被罚款金额前十

  本期收录数据显示,兴业科技旗下的徐州兴宁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宁皮业”)录得本期最高处罚金额——366万元,因其实施水环境违法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笔大额处罚之前,近两年来,兴宁皮业已累计多笔10万元及以上环保罚单。而2020年年末,兴业科技还披露了一则因兴宁皮业犯污染环境罪而收到的《刑事判决书》。该判决书显示,兴宁皮业犯污染环境罪,判处罚金人民币100万元,退缴违法所得人民币50万元。

  这一案件来源于2019年4月兴宁皮业同刘某某、贾某某等人约定,由其承接兴宁皮业一般固体废物综合污泥处置业务,王某某、周某、邵某某经商议决定,将兴宁皮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含铬污泥掺入综合污泥,在明知刘某某、贾某某等人没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情况下,将混合后的污泥交给二人处置。上述污泥被贾某某、刘某某等人非法倾倒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贾汪区、丰县师寨镇、首羡镇等地,严重污染环境。

  在兴宁皮业环保问题频现之下,兴业科技却表示,环保优势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在2021年半年报中,兴业科技曾指出,其多年来一直重视环保投入,引进先进环保处理设备,并在行业内率先提出“五水分离、分流分治”的制革废水处理方案,建立了完善的制革废水处理和循环回用体系。但此次,作为兴业科技四大生产基地之一的兴宁皮业,却因实施水环境违法行为而被处罚。

  需要说明的是,近年随着ESG(环境、社会责任及管治)投资理念逐步升温,投资者越来越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市公司财务投资和战略投资的环境责任也应受到重视,因此直接或间接参股企业环境数据被纳入A股绿色报告项目数据库。

  本期,杭萧钢构便因其投资的吉林省飞达杭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上榜。具体而言,吉林省飞达杭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因钢构架项目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而被处以了20万元的罚款。

  在此之外,需要说明的是,第64期的A股绿色周报中,提及的关于美锦能源旗下山西美锦煤化工有限公司未批先建被罚超2000万元的事件,近期出现新的进展。

  据美锦能源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反馈,该笔处罚已撤回。记者就此向当地环保部门求证,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对此表示,此前下达的处罚因文件内容问题撤回,但当事公司未批先建的违法情况属实,将重新下达处罚,处罚内容不会有很大变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项目环评:攀钢钒钛五氧化二钒提质升级改造项目迈过环评关

  项目环评即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大多数项目开工建设的前置条件,也是项目建设或投产后的环保依据。对上市公司来说,要投资建设新项目,环评审批也是必须经历的考验。

  3月第一周收录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参股公司共有5个项目进入环评审批公示状态。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项目环评获通过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攀钢钒钛攀枝花钒厂五氧化二钒提质升级改造项目迈过环评关。

  该项目的环评报告显示,公司拟投资17974.79万元,在攀枝花市东区马鹿菁攀枝花钒制品厂现有厂区内建设攀枝花钒厂五氧化二钒提质升级改造项目。以厂区现有氧化钒车间生产的钒浸出液为原料,采用重溶结晶工艺,建设1条1000吨/年高纯五氧化二钒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在不增加攀枝花钒制品厂氧化钒总产能的情况下,形成1000吨/年高纯五氧化二钒的生产能力,以此实现生产工艺的改进和产品的提质,高纯五氧化二钒全部作为原料(替代部分外购五氧化二钒)生产后端高钒铁、钒铝合金,不作为产品外售,最终形成215吨/年高钒铁、600吨/年钒铝合金的生产能力,全厂高钒铁、钒铝合金产能保持不变。

  攀钢钒钛主营业务包括钒、钛、电三大板块,其中钒、钛板块是公司战略重点发展业务,主要是钒产品、钛渣、钛白粉的生产、销售、技术研发和应用开发。

  2022年2月8日晚间攀钢钒钛发布业绩预报称,2021年预计净利润约12.8亿元~13.8亿元,同比增长236.03%~262.29%

  除上述项目外,3月第一周,华能国际湖南黄金立讯精密等多家上市公司或子公司的项目均取得了审批结果为同意(或告知承诺制通过)的环评批复,这意味这些投资项目将很快进入建设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环境信息数据的公开均有赖于环境监管信息公开水平的不断提升。从2008年《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到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章专章确立“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信息公开从制度建设上得到保障。

  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编写的《2018-2019年度120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报告》也指出,环境信息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逐渐成为政府和社会公众公认的原则。

  如对本项目环境数据存在疑问,或需就榜单涉及环境问题进行沟通反馈,请联系蔚蓝地图。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