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明明:如何重振消费?

  • 时间:
  • 浏览:505

  随着消费占GDP比重的持续上升,消费将成为后续经济走势的重要一环,疫情冲击之下更需促消费政策发力加以对冲,短期内“消费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消费反弹,但长期看稳定消费的关键仍在于稳就业。往后看,不论是促消费还是稳就业,均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也依然可期。

  为什么消费是当前经济的重要线索?当前我国消费、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较高,考虑到疫情余悸之下消费、服务业容易形成螺旋下行的双向反馈,消费(尤其是服务类消费)将成为后续经济走势的重要一环。投资、出口难以成为带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驱动力,上半年经济增长或将维持零增甚至负增;后半年的经济增速则取决于内部政策与外部冲击的博弈

  促消费政策快速响应。目前政策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适当放松地产、汽车限购的“供给”;第二,通过消费补贴、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带动消费的“需求”。考虑到消费走弱的根本原因在于需求不足,我们认为促消费的重点还要从需求端出发。

  消费券为哪般?结合日本经验来看,消费券能够有效带动消费增速反弹,但考虑到消费券难以推动居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以及其可能对物价、财政造成的压力,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发行消费券有一定难度,对经济的拉动效果也不宜高估。据测算,在悲观、中性、乐观预期下,消费券对全年GDP的拉动分别为0.02%、0.04%、0.08%。

  促消费仍需稳就业发力。考虑到就业对消费的重要影响,稳就业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后续稳就业的重点或将是稳定存量和激活增量。存量上,政策应注重调节当前劳动力供需的结构性矛盾,防止存量就业岗位收缩。增量方面,政策应加大对服务业的定向支持,适当鼓励医疗服务业的扩招,并放松对自主创业的限制。

  财政、货币政策的双管齐下。考虑到促消费、稳就业需要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提速,赤字率、专项债额度等财政工具均有望迎来调整,货币政策也将配合财政政策加码宽松,后续仍然存在全面降准、降息和存款基准利率调整的可能。

  结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消费、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消费将成为后续经济走势的重要一环,疫情冲击之下更需促消费政策发力加以对冲。结合日本经验,短期内“消费券”等需求政策对消费的刺激效果较为明显,但也可能导致价格上升并加剧财政压力,且政策退坡后消费也有一定回落可能,因此我们认为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发行消费券的可能性不高,后续政策的重心可能仍在于稳就业、稳收入、稳预期:一方面通过推进复工、优化客流管理、增强职能培训等方式稳定存量就业;另一方面,通过定向扶持第三产业、促进医疗相关行业扩招以及鼓励创业等方式支持增量就业。此外,不论是促消费还是稳就业,均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赤字率、专项债额度、特别国债、专项建设债等财政工具均有一定的调整空间,而货币政策也将予以配合,降准、降息、存款基准利率调整等宽松政策仍然可期。

(文章来源:明晰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