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超明:现在正处于金融危机的门口 资产配置需评估三个因素

  • 时间:
  • 浏览:553

  一场骤然而至的新冠病毒疫情正在或将要重塑世界格局吗?一场百年未遇的经济(金融)叠加危机正在敲门吗?疫情之后,逆全球化进程会加速吗?

  3月26日,经济观察报发起《金融云论剑:危险的时刻!全球经济何去何从》在线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欧阳晓红主持,邀请了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在线探讨全球经济形势、应对之策以及资产配置策略。此次研讨会除在经济观察网直播外,同时也在今日头条新浪微博腾讯、抖音、快手、知乎、一点资讯、爱奇艺、一直播、ZAKER等10个平台同步直播。

  在研讨会上,伍超明表示,如果疫情蔓延时间比较长,可能会发生类似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但是当前全球主要国家央行和财政部门联动提供流动性和有针对性的帮扶政策,给家庭、企业和金融部门筑起三道“防火墙”,产生了一定的延缓保护作用,全球没有出现系统性金融机构倒逼现象,因此倾向于认为短期内还不会发生金融危机,但是确实在金融危机的门口。

  疫情对金融市场、实体经济、就业等会造成全方面的冲击。对于应对措施,伍超明建议全球合作、联防联控。尤其是出于疫情防控中表现出的逆全球化措施,需要助疫情防控中的合作机会,抓紧时间建立新的合作机制和协商机制,加快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重构,因为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不可抵挡。

  对于资产配置方面,伍超明认为,需要评估三个重要因素:疫情的蔓延情况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恶化程度,刺激政策的效果,疫情过后是否会引发全球性的去杠杆现象。

  以下是其研讨会发言内容:

  疫情将会如何冲击全球经济,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看法。最根本要看疫情将如何发展。因为这次疫情,全球资本市场出现大幅调整,投资者对实体经济的预期变差,后期甚至可能面临实体经济数据的负增长。

  需要强调的是,疫情影响程度之所以大,主要是因为它跟金融危机的影响性质是不同的。举例来说,在高速公路上以120码速度开车,前方突然出现一位交警让您停车检查,车速将变成0。这就像是疫情的影响,车停了,实体经济生产活动出现暂停,影响可想而知。

  但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一样。同样是120码的速度在高速路上开车,可能由于车况变差了,车速降低了,但还能开六七十码,不至于停下来,这就像金融危机的影响类似,实体经济中的生产活动还会继续,只是速度减缓了而已,不至于出现暂停。因此,金融危机和疫情的影响性质不一样,对经济影响成都也大有不同。短期内疫情的影响可能要大于金融危机,如全球部分国家公布的数据,已经印证了这一判断,但中长期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于疫情,因为疫情毕竟是短暂的。

  如果做最坏的假设,疫情延续时间比较长,世界发生类似1929年经济大萧条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疫情冲击了实体经济,接下来面临的是家庭、企业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因为家庭和企业没有收入流,会影响其资产负债表,也会进一步影响到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

  金融危机的本质,是家庭、企业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被动、快速收缩。但是,从当前美联储采取的一系列动作来看,已经给家庭、企业和金融机构打了三道“防火墙”,也即在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家庭部门的失业、收入下降,以及企业部门面临的短期流动性问题中间架设了防火墙。有了防火墙以后,会对三大经济主体起到保护作用,短期内能防止其资产负债表出现被动快速收缩,从而避免引发金融危机。从实际情况看,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延缓作用,否则目前已经发生金融危机了。

  因此,从短期来看,倾向于认为还没有发生金融危机,但是确实在金融危机的门口。如果是疫情再继续进一步蔓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话,不仅是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也会发生。因为当前全球经济体面临几种力量叠加共振风险,短期内资产价格调整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叠加实体经济负增长概率增加,金融市场调整和实体经济恶化之间存在形成负反馈循环的风险;同时全球经济中存在的中长期问题也会暴露出来,即2008年以来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量宽释放的大量资金,没有很好地用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是流入资本市场,促进虚拟经济长达10余年的繁荣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严重。因此,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都纠缠在一起,影响可想而知。

  对于应对措施,短期看,当务之急是全球一起来合作、防联控疫情。这次疫情发生以后,需要加快全球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的重构,以有效应对全球性问题。

  疫情发生以后,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逆全球化有所发展,比如海外一些经济体出于防控疫情需要实行网格化管理。这对全球经济影响较大,如上下游产业链供应受到影响,同时资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也都因为网格化管理出现了明显的断层。

  但在疫情好转以后,当前全球网格化管理模式有望会很快取消,恢复到正常状态。但从中长期看,原来已经存在的逆全球化问题,全球产业分工、收入分配,以及地缘政治等问题将会继续存在,需要建立新的合作机制和协商机制,加速全球治理体系的重构。

  逆全球化在制造业方面的表现,美国一直都在致力于制造业的回流。财信研究院跟踪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9年,从海外回流到美国的制造业呈加速迹象,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出台的税收、成本等政策的刺激下,已回流的岗位有100余万个,占美国制造业新增就业人数的7成多。制造业回流对美国就业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但美国的制造业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方面并没有优势。

  疫情对金融和经济大概有四波冲击。第一波冲击是国内经济活动暂停产生的冲击;第二波是疫情对国内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特别是实体经济指标反映出来的影响;第三波冲击是国外疫情导致海外经济活动暂停,当前正在发生;第四波是国外疫情对国外实体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包括对需求、生产、就业等方面。

  资产配置方面,面对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的休克性暂停影响,全球央行联动提供流动性,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投资方面要评估三个因素:

  第一是疫情的蔓延情况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恶化程度。第二个需要评估的是刺激政策的效果,政策出台以后对投资者信心的稳定程度,以及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对冲效果等。第三,疫情过后,是否会引发一个全球性的去杠杆过程。

  在此情况下,建议资产配置要保持谨慎。就黄金来说,从过去历史上的经验来看,如果发生金融危机,黄金也不是避险资产,只有到金融危机进入尾声或结束以后,在量化宽松政策的刺激下,黄金才有较好的投资机会。因为黄金价格上涨和下跌有两大决定因素,一个是全球的低利率;一个是美元指数的下降。

  债券方面,在低利率的环境下,灵活配置利率债,即战略上看好,战术上灵活。高等级信用债找错杀,其他信用债依然要谨慎。

  股票方面,未来疫情如何发展是关键。对于未来疫情到底如何发展,需要疫情防控专家的专业判断。从目前全球疫情的进展来看,市场情绪依然面临一些不确定性。股市投资要谨慎,尤其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最大最长的熊市也会有反弹,但把握的难度比较大,金融市场瞬息万变,还是要保持敬畏的和谨慎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