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货币信贷数据点评:对标稳增长历史、货政宽松宜早不宜迟

  • 时间:
  • 浏览:297

  2 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概览:

  2022 年3 月11 日,央行公布2022 年2 月份金融数据,当天下午债券市场已经在猜测2 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或会同比少增,本周债券市场在“宽信用”的利空下反复经历测试,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多头绝对反击,收益率显著下行:

  (1)2 月份金融机构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12300 亿元,同比少增1300 亿元;1-2 月份合计新增人民币贷款52100 亿元,同比多增2700 亿元。

  (2)2 月份社会融资规模11900 亿元,同比少增5315 亿元;1-2 月份合计新增社融73626 亿元,同比多增4499 亿元。

  (3)2 月底社融存量增速同比增长10.2%,环比回落0.3 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回落0.1 个百分点至11.40%;(4)2 月份M2 同比增长9.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 个和0.9个百分点;M1 同比增长4.7%,增速比1 月末高6.6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7个百分点,M1 和M2 剪刀差继续收窄。

  总量:1 月和2 月份合在一起看。(1)由于春节假期因素,1 月份和2 月份金融统计数据经常出现错位扰动,因此应该将1 月和2 月的数据合计在一起分析,覆盖春节假期的1-2 月新增社融同比多增4499 亿元,人民币信贷同比多增2700 亿元。

  (2)历史上的参照系:如果要从历史上找一个参照系的话,2020 年疫情和2019年会是一个较好的标准。2020 年是“抗疫”需要之下货币政策维持积极宽松,2020年1 月至2 月合计新增社融同比多增2816 亿元;2019 年1 月至2 月合计新增社融同比多增12954 亿元。从参照系来看,2022 年社融同比多增规模,略高于2020年同期但是严重低于2019 年同期,仅为2019 年同期同比多增的35%,也就是说,从2021 年7 月份央行“降准”以来,半年多的货币政策传导还不足以撬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好转;(3)从驱动总量增长的因素来看,政府债务融资和信贷投放依然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在社融存量结构中,政府债务余额占比达到16.90%,同比抬升了0.9 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信贷占比达到61.20%,同比上升了0.5 个百分点;“表外融资”三项占比延续回落、企业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占比也未见明显回升。

  结构:罕见的居民部门中长期信贷负增长。(1)从信贷结构来看,2 月份中长期限贷款占比从1 月份的71.40%坠落至37.34%,而将1 月份和2 月份合起来看的占比则仅为54.38%,低于我们的参照系2019 年1 月至2 月合计74%的占比,以及2020 年1 月至2 月61%的占比。1 月份信贷期限拉长曾经给市场以较强的经济复苏、工业生产扩张的信号,但是2 月份以及1-2 月份合计来看,居民购房和企业增加资本开支还未被撬动起来,中长期信贷需求维持偏弱。(2)从信贷投放部门分别来看,非金融企业部门新增量(同比多增400 亿元)远高居民部门(同比少增4790亿元),继续指向信贷投放对企业的支持多于居民、投资在支持多于消费。

  (3)在居民部门内部,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同比少增220 亿元和4572 亿元,尤其是2 月份居民部门中长期信贷竟然录得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负值,下降459亿元。尽管居民部门新增信贷经常出现季节性的负值,但多是由短期贷款带动,此次中长期信贷负增长,指向居民部门依然处于“去杠杆”的阶段。也说明2021 年四季度以来,以调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降低首付比等措施为主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松动,还并未显现在居民购房需求的改善上。

  政策:避免“哀莫大于心死”。(1)1 月份央行副行长在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积极呼吁要前瞻、要积极,不能等,不能拖,不能“哀莫大于心死”。在1 月份金融统计数据高增旺盛之后,“稳增长”和“宽信用”的希冀升温,但是市场也存在显著分化:股票市场倾向于不相信“宽信用”以及信用宽松带来企业盈利的改善、债券市场倾向于相信“宽信用”而维持收益率震荡上行的节奏。2 月份新增社融和信贷总量少增、以及1 月至2 月份合计增量弱于历史上的参照系,侧面表明央行的判断不虚,预计更加积极的、针对实体经济融资端的改善或继续推出,我们可能会见到地产、财政和货币等政策再度加码宽松。(2)从能够反映企业现金流改善的M1 增速来看,尽管受到春节影响,1 月份M1 同比增速为罕见的负值,但是2 月份还是回升至4.70%,依旧以历史上的参照系来对比分析,2022 年1 月至2 月份M1 同比增长1.40%,低于2020 年同期2.40%的水平,但是高于2019 年同期1.20%的水平,经济活性依旧偏低。

  市场:3 月中旬或迎宽松加码、地产政策也宜及早宽松。

  (1)2 月份新增社融和信贷不仅结构上未见明显好转,甚至总量上也显现乏力状态,剔除春节假期影响的1-2 月合计也逊色于2019 年“稳增长”,和2020 年初抗疫状态相比基本持平,现有的政策力度显然还不够推升内生经济增长需求,短期继续加码政策宽松的必要性上升。

  (2)货政宽松宜早不宜迟。如果一季度GDP 增速为4.50%,那么要实现全年5.50%的增速目标,剩下的3 个季度需要平均增长5.80%,从“稳增长”的政策使命看,诚如央行所言,货币政策加码宽松宜早不宜迟,需要前瞻操作,尽量缩短经济增速在底部徘徊的时间;另一方面,3 月份美联储大概率加息,宣告中美货币政策进入实质性背离阶段,尽管当前人民币汇率处于较高水平,还能够为货币政策的自由度提供一定的防护,可也会增加内外部平衡的难度,而若等到二季度末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被市场充分消化,或也将错失稳增长的窗口期。从维持内外部平衡角度,货币政策应尽量降低不确定性、减轻外部冲击对货币政策的干扰

  (3)从2021 年四季度至2 月份推出的房地产宽松政策,仅仅是从施工和竣工等中后段改善房企现金流,还没有触及销售、拿地和新开工等地产前端,郑州市房地产政策释放的限购趋松、项目去库存等政策动向或在更多城市普及,销售端的松动或也应及早发力,顺畅信用宽松的机制、稳定经济增长。

  风险提示:内外部均衡的挑战。(1)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步伐加快或导致内外部经济失衡,制约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宽松空间;(2)房地产调控政策超预期变化;(3)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增加“滞胀”困境风险。

(文章来源:德邦证券

文章来源:德邦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