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下行银行盈利难薪酬仍涨 吸金能力与薪酬难划等号 上市银行薪酬PK 平安银行最高

  • 时间:
  • 浏览:1669

  银行又涨薪了!随着财报季披露进入中场,36家A股上市银行已有21家披露年报,其中银行薪酬问题备受关注。记者梳理已披露年报的银行发现,工行依然是最吸金的银行,但无论人均薪酬还是高管收入,都并非与吸金能力成正比。人均收入前三名的银行分别是平安银行浙商银行招商银行

  银行“躺赚”难为何仍涨薪

  从增速上看,数据显示,21家银行中有19家银行的员工薪酬总额上涨,上涨最快的是青岛银行郑州银行平安银行等。只有渝农商行紫金银行的薪酬出现小幅下降,分别下滑6.37%和3.1%。其中,渝农商行解释,主要是按照政策规定,取消退休人员大额医保缴费。

  一边厢是员工工资总额整体上涨,另一边厢则是人员人数整体下降。记者梳理数据发现,2019年,21家银行共计减员3432人。其中6家银行的员工人同比减少,另15家银行的员工人数同比增加。

  有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银行在转型中,对人才的质素要求更高,同样投入也会更大。某大行相关人士也告诉记者,近年来,电子渠道替代、柜员转岗营销等是造成大行减员规模较大的最主要原因。各家银行均加大了对于科技的投入,高薪聘用金融科技人才,并由此带来员工薪酬开支的增长。如邮储银行在年报中表示,去年员工费用增加主要是效益的提升,以及信息科技和中高端人才引进力度的加大等带来员工费用的增长。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指出,从目前已披露年报的银行看,整体利润增长保持平稳,2019年利润增速相较2018年略有上升,但营收增长放缓,盈利能力持续收窄,银行间的分化有所加剧。

  股份行占优国有行垫底

  从平均年薪的情况来看,人均超过50万元的银行有4家,其中最高的是平安银行,为58.60万元,其次是浙商银行,为54.67万元,招商银行排名第三,为53.66万元。

  记者注意到,人均薪酬与银行的吸金能力并无直接关系。如人均收入最高的平安银行,去年净利润为281.95亿元,而第三位的招商银行去年净利润为928.67亿元,为平安银行的三倍多。人均年薪排第二的浙商银行,净利润仅129.25亿元,甚至低于部分城商行。

  工农中建四大国有行吸金能力都是千亿元量级,2019年,工商银行归母净利润高达3122.24亿元,同比增长4.9%,日赚8.55亿元,建设银行净利润为2667.33亿元、农业银行2120.98亿元、中国银行1874.05亿元。但除了交行外,其余5家国有银行的平均年薪排在最后5位,甚至比一些城商行和农商行都低。

  如江苏银行的人均年薪达51.29万元,郑州银行苏州银行也分别达42.8万元、40.95万元。

  记者采访了多家排名靠前的股份行基层员工,他们纷纷吐槽“被平均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员工平均年薪的计算方法,是通过“本期工资总额=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期末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应付职工薪酬”公式大致算出银行年度支付工资,再根据披露的员工数量,计算平均收入的。这种计算方法,包括了五险一金、公积金乃至培训等各种福利,并不是员工实际拿到手的钱。

  另外,银行内部不同岗位、不同职级、不同区域的薪酬差距也比较大。

  监管喊话:履职不到位薪酬延期支付

  那么,银行高管收入又有多高?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股份行董事长、行长薪酬水平最高,其次是上市城商行、农商行,六大行的董事长、行长们的薪酬水平在上市银行中则相对较低。

  其中,薪酬位居前三的银行高管分别是平安银行行长胡跃飞(466.04万元)、招行行长田惠宇(465.83万元)和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457.93万元)。

  而六大行的董事长中,有四位年薪在70万左右,工行董事长陈四清则因为去年4月才履新,税前年薪仅为46.99万元,是六大行董事长里年薪最低的一位。

  对于为何吸金多的国有行收入反而不占优势,有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国有大行由于限薪以及网点多、人员众多等原因,所以收入整体垫底,但大行的吸引力在于各项业务强大,相比小银行也更加稳定,而且工作压力较小。但不可否认的是,收入不占优势也使得不少国有大行的人才流入股份行和地方银行。

  武雯也指出,股份行机制灵活,竞争也更加激烈,薪酬高主要是为了吸引更多人才。武雯还强调道,虽然股份制银行净利润远不如大行高,但是不代表其人均创收低,多数人均薪酬较高的银行人均创收能力也是比较强。

  值得一提的是,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近日表示,将强化“三会一层”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管的履职评估和问责。对于履职不到位的,严肃追究责任,实行薪酬延期支付、追索扣回,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

  MLF大幅调降20基点

  本月LPR大概率下行

  不出意料,4月15日,人民银行宣布开展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1000亿元,中标利率为2.95%,较上期下降20个基点。这是今年以来MLF利率第二次下调,也是3年来首次跌破3%。分析人士纷纷推断,本月20日将公布的LPR报价大概率下行。同日,央行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2000亿元。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认为,LPR是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基础上加点报价形成。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1年期MLF利率。因此,本月LPR将大概率下行。“预计本月可能再次出现非对称下降,1年期LPR下降20个基点,5年期以上下降10个基点。”董希淼预计。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预计4月20日1年期LPR报价将与MLF利率下调20个基点的幅度一致,利率为3.85%。同时,为保持房地市场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5年期以上LPR利率下降10个基点至4.65%。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在降息过程中,银行业内部发展存在一些不平衡,部分中小行依然面临负债成本偏高、息差压力较大的尾部风险,“央行未来可能将推出释放银行负债端成本压力的更多举措。”

  某国有大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贷款利率下行,而存款利率很大程度仍由存款基准利率决定,这就使得银行利差收入减少,利润空间收窄。中银国际预计,2020年银行息差较2019年收窄7~10BP左右。据测算,2020年上市银行息差每下降1BP,将使得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速下降0.4/0.6个百分点。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许一鸣此前预计2020年净息差大概下降10个基点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