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 听说北京米面粮油应有尽有?

  • 时间:
  • 浏览:647

  首农食品集团“不断供不涨价”

  疫情期间,首都目前的食品类产品供应大部分由首农食品集团旗下的老字号企业承担。

  2月14日,北京商报记者前往白玉食品车间、古船米业粮仓等地探访北京老字号保供和复工情况。

  “在确保企业防疫安全的情况下,2月3日涉及百姓生活必需品的老字号企业已实现复工,截至近日已全面复工复产。”

  首农食品集团党委常委、新闻发言人陈方俊介绍,首农食品集团旗下云集19个老字号,涵盖粮食、油脂、肉类、乳业及水产品、糖酒和副食调味品等。

  截至2月13日,集团主要产品库存超过30万吨,日销售产品超过3000吨。

  以白玉食品为例,二商希杰公司经理助理安琳告诉记者,白玉食品是北京市场规模较大的豆制品食品企业,面对疫情,公司克服人员短缺的困难,一直在加班加点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防疫期间每天市场供应充足。

  “现在车间每天加工的大豆达38吨,相当于每两天就加工一火车皮的大豆。公司自大年初二以来,平均每天向市场提供豆腐、豆浆、豆制品、豆芽菜等产品累计约35万个/天,合计约123吨。”安琳表示。

  同时,防疫期间白玉承诺产品价格绝不上涨,正在努力确保市场供应,保物价平稳。

  二商肉食集团的大红门猪肉、月盛斋牛羊肉,京外产能占比较大。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市场稳定,保障货源不断,大红门自1月28日至2月11日,累计屠宰生猪15.4万头,其中供应北京市场猪白条2833.59吨,分割品854.4吨。

  在确保商超供应基础上,加速对电商布局,将网店平台升级改造,确保首都市民肉类食品供应。月盛斋的生鲜加工、熟制生产也于大年初二起逐步恢复,在京内各大商超200余家专柜不断货、不涨价,每日向北京市场供应牛羊肉制品约25吨。

  “肉制品车间人员还存在一定的缺口,因此工人也都是加班加点。目前电商、超市的需求比较大,加起来需求量大概是以前的三倍。而且小包装的肉类特别受欢迎。肉制品接近每天35吨,基本已经恢复到节前供应。”二商肉食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孙铁新介绍。

  除了在京生产的企业,生产线在埠外的企业也全面复工达产,充实库存商品

  北京古船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亚洲介绍:“古船米业公司大年初三就紧急启动吉林榆树基地大米生产线,加班生产。截至目前,公司累计实现成品大米接卸4692吨。”

  此外,古船食品做到24小时随时出库,京内两家面粉工厂1月30日开工生产,目前开车率已达75%。

  受疫情影响,适合家庭消费的小包装面粉需求量迅速增长,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将小包装产品生产量每天再提升100吨。截至2月11日,古船食品共供应面粉8700余吨,其中小包装3300吨。

  目前,北京老字号加工企业达产率超过80%,每天生产能力达到2000吨,参与生产调度人员达到700人。

  加之节前成品备货库存,以及370万吨的粮食库存,为生产加工提供了充裕的原料供应。各老字号米面油企业库存充盈,确保产品不断档、不涨价。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