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年锻造“长牛账本” 公募求解财富增值新课题

  • 时间:
  • 浏览:208

  过去25年,公募基金行业在与基民的双向奔赴中,续写了一个又一个有关财富“小确幸”的故事。过去25年,公募基金行业在实现与实体经济的协同间,分享了经济增长的资本红利,并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

  公募基金的“长牛账本”在续写。站在新的历史时点,面对“万基时代”的到来,如何解决投资者“选基难”,如何提升投资者获得感,让投资者更充分地分享基金收益,成为公募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答题”。

  长期主义致胜的公募基金,还将在不断的实践中,彰显自己的专业、专注。

  长期收益可观

  截至今年1月底,天相投顾数据显示,共有41只基金自成立以来的收益率超过1000%。其中,成立于2004年的华夏精选自成立以来收益率达3398.65%,成立于2003年的嘉实增长和成立于2004年的景顺长城内需增长也分别实现了2506.21%、2009.64%的业绩增长。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3日,天相股票型基金指数、混合型基金指数和债券型基金指数近20年的收益率分别为601.3%、825.62%和193.03%,年化收益分别达9.94%、11.87%、5.58%。公募基金的财富增值效应可见一斑。

  此外,截至今年1月31日,在市场上17642只基金(不同份额未合并计算)中,自成立以来取得正收益的基金共有12958只,占比达73.45%。

  25年来,在时间与时代红利的馈赠下,公募行业里涌现了无数个和基民双向奔赴的故事。

  中国证券报曾报道,在2003年,一位“丈母娘”花4.7万元买入了嘉实增长,随后却忘了这件事。等再想起时已是17年后,此时她的这只基金总资产已高达137万元,持仓收益近28倍。

  “绩优基金之所以能创造惊人回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复利投资带来的财富累积效应。”汇泉基金创始合伙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业务负责人刘亦千则从换手率这一指标看到了长期主义投资理念在基金投资中的优势。“这些长青基金的平均换手率在近十年以来都显著低于同类基金的平均水平。”他说。

  长期投资收获丰厚回报的例子,在公募行业不胜枚举。2003年,一位基金从业人员在华夏回报发行之际买入了5万元,17年后,这位人士欣喜地发现,当初的5万元已接近100万元,基金净值上涨18倍左右。

  “一年一倍者众,三年一倍者寡。”基金投资是一项长期事业,只有能够在长期取得良好收益,穿越牛熊的基金,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投资者的认可。

  “基本上所有长牛基金都有过基金经理变更,且大多数基金发生了多次基金经理变更。”天相投顾相关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这给基金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基金经理的个人投资风格固然会影响到基金的表现,但一个基金公司的整体文化底蕴和投研架构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泓德基金副总经理温永鹏认为,长青绩优基金的锻造,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除了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还需要专业的投研团队支撑、严格的风险管理、科学的投资理念、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健康的企业文化等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长期持续稳定向上的净值曲线。

  把握时代的贝塔因素

  对于投资者来说,选择公募基金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资产增长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资本红利。截至2022年末,公募基金整体实现利润4.36万亿元。

  “对于基金来说,能否把握住时代的贝塔因素非常重要。”杨宇说。

  回顾历史,公募行业从无到有,从蹒跚学步到蓬勃发展的25年间,正是我国经济实现历史性发展的25年。

  以唯一一只30倍基——华夏精选为例,天相投顾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基金在成立早期,如2004年至2013年,持仓以金融、房地产、周期板块为主;2013年至2018年,消费板块则是重要持仓;2018年以后其持仓主要以消费、制造业和周期板块为主。“适应市场风格或是业绩长青基金的重要支撑。”

  华夏基金相关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华夏精选平稳运作19年,首要原因便是,离不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受益于优秀企业的成长。

  整体来看,近十年来,公募基金的重仓股变迁描绘出一幅中国经济产业变迁图,公募基金行业在实现与实体经济协同之际,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从2020年底开始,宁德时代立讯精密隆基绿能等制造业个股在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屡屡现身。到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产业个股占据主动权益基金前十大重仓股的“半壁江山”。这一景象和十年前公募基金重仓股中金融房地产龙头“搭台唱戏”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当下,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等方向成为了公募行业的投资共识。

  嘉实基金总经理经雷表示,公司在投资与研究的过程中,坚持长期主义,关注科技创新,助力直接融资,推动国家战略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ESG研究与投资,为推进上市公司质量向更深层次、更广维度提升,从而进一步为推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投资应将资金转化为资本,投入绿色低碳产业,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投入‘专精特新’重点领域,支持核心技术攻坚战;布局社会化养老体系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让收益真正落到老百姓口袋里

  中国证券报记者曾采访过一位百岁老人买基金的故事。老人十五年来“钟情”于一只基金,每月都买一点,最终收获了可观的投资收益。老人之所以对一只基金如此“钟情”,原因非常简单,这只基金十几年来的分红水平特别稳定。

  整体来看,公募基金分红“成绩单”亮眼。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公募基金整体分红4.08万亿元。分类别来看,货币基金实现分红1.56万亿元,混合基金1.27万亿元,债券基金0.88万亿元,股票基金0.4万亿元。其中,天弘余额宝自成立以来实现分红2432.77亿元,是当前市场上唯一一只分红破千亿元的基金。主动权益型基金方面,兴全趋势投资以312.85亿元的分红名列前茅。

  杨宇认为,在倡导长期投资的同时,基金需要给投资者稳定预期的持基体验,比如长期分红。当给予投资人较为稳定的红利回报预期时,将更有利于投资人长期持有。

  “从业绩的维度来看,公募基金整体体现出了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和主动管理价值。”刘亦千认为。

  不少专业人士表示,未来,公募基金不仅要整体“账本”亮眼,还要从投资者的切身体验出发,让收益真正“落到老百姓口袋里”。

  温永鹏认为,“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这一问题需要市场多方主体共同努力,除了持续加强投资者陪伴和引导,还需要渠道销售机构、基金管理人共同优化考核激励机制,将客户的长期投资收益、客户的获得感和体验感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具体来看,刘亦千从两个方面给出建议。首先,在投资管理上,公募基金行业淡化对短期排名的追求,通过适当的资产配置、风险管理等手段降低产品波动,优化产品持有体验。其次,在销售管理上,转变“唯规模论”的销售管理模式,从客户利益最优化出发进行产品营销;并进一步加强适当性匹配管理,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投资者”落到实处;也要加强基金的宣传半径和普惠范围,让“更多的合适投资者,可以更快速有效地匹配到合适的产品上”。

  在适当性匹配管理上,杨宇直言:“公募行业需要从过去简单的‘卖基金’模式,向资产配置的模式转变。”

  在温永鹏看来,公募基金产品数量已经多达上万只,投资者面临“选基难”的问题,基金公司需要向投资者更直观、清晰、全面地介绍产品的特征,帮助其匹配适合其投资理财需求的产品。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原标题:二十五年锻造“长牛账本” 公募求解财富增值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