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路复苏 中英绿色合作暖意融融

  • 时间:
  • 浏览:65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6月24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为-4.9%。来自英国和中国相关方面的判断指出,疫情过后全球经济复苏必须要向低碳清洁绿色可持续的模式转变。

  绿色金融战略先行

  英国很早就意识到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性。2008年英国议会通过《气候变化法案》,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法律体系治理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2019年英国更是将零排放目标写入法律,承诺205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

  为实现这一目标,英国建立绿色金融系统,驱动能源产业不断优化升级。英国政府与英格兰银行合作,引导资金从高碳排放型企业向清洁能源企业流动。英国通过政策激励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发电在国家电力系统中的比例,使风力发电成本显著降低。据统计,自4月9日起,英国已经连续2个多月没有使用任何煤碳来发电,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向清洁产业转型不仅实现了经济增长,还创造了就业。过去30年间,在低碳行业和相关供应链中,创造了近40万的就业岗位。

  2019年7月,英国政府发布《英国绿色金融战略》,明确了金融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起到的核心作用。这份《战略》包括三个重要内容,即金融绿色化、投资绿色化和抓住关键机遇。

  英国致力于将其金融系统绿色化。《战略》强调,气候及环境因素将导致金融风险,因此政府、企业、金融机构要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财务评估及决策中。

  在投资绿色化方面,英国希望撬动私人资本流向清洁能源和环保项目上,通过绿色发展带动更多经济增长,创造更优质工作机会。为此英国设立了绿色风投基金以支持绿色技术,自2010年以来,英国共投入920亿英镑用于清洁能源技术开发。

  在抓住机遇方面,成立了英国绿色金融学会,推出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如绿色抵押贷款等,并加强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增加绿色金融相关培训。

  中英携手创绿色未来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中国越来越重视提升环境、企业与社会治理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在过去几年里,中国和英国作为世界两大主要经济体,在绿色金融领域合作愈加密切。

  2016年,中英两国牵头,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期间,成立二十国集团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提交《二十国集团绿色金融综合报告》。同年,伦敦金融城发起绿色金融倡议,并与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成立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

  在2017年第九次和2019年第十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上,双方政府在绿色金融领域达成了多项共识。包括更进一步加强在“一带一路”倡议、信息披露、绿色标准、ESG责任投资、绿色资产证券化以及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合作。

  2018年,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起草和发布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力求将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议题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提升项目投资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水平;启动了中英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目前参与试点项目的中英金融机构已经扩大到13家;继续开展ESG责任投资以及跨境绿色资产证券化等领域的相关研究,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人参与中国绿色金融市场投资。

  中国绿色债券发行商通过伦敦证券交易所不断拓展国际市场。目前,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有100多支绿色债券挂牌,募集到了跨7个币种,超过265亿美元的资金。正是看中了伦敦在绿色金融领域优势,中国工商银行于2017年在伦敦发行了21.5亿美元的“一带一路”气候债券,以支持可再生能源、低碳交通、能源效率、水资源可持续性等项目建设。2018年伦交所最大一笔海外交易就是工行发行的15.8亿美元认证气候债券,所筹集的款项将用于为中国不同省份和巴基斯坦的多个陆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场,以及苏格兰的风电场项目融资。

  除了金融行业间合作越来越紧密,双方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也肩负着国际义务。2021年,英国和意大利将在英国格拉斯哥一起主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中国也将在云南昆明主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近日,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与英国商业、能源和产业战略大臣阿洛克·夏尔马视就此进行了视频通话。

  黄润秋表示,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日益成为中英双边合作的重要内容。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的深入思考。中英双方相互支持,推动成功举办COP15和COP26,有助于国际社会加强团结一致应对全球环境与气候挑战、走绿色低碳复苏之路的共识。

(文章来源:国际商报)